昨晚跟溫哥華的閨蜜視訊,她突然崩潰大喊:「《繁花》看到第18集又卡住了!這破網速讓我好想游回上海追劇啊!」看著她螢幕上轉不停的緩衝圈,我突然想起去年追《長相思》時,自己在墨爾本公寓裡對著平板電腦乾瞪眼的模樣——那時候為了等一集45分鐘的劇,愣是喝了三杯咖啡熬到凌晨三點。
說真的,在國外最憋屈的不是吃不到麻辣燙,是連追個《慶餘年2》都要看運氣。記得有次看到范閒朝堂激辯的關鍵時刻,畫面突然定格在他張嘴的瞬間,配上轉圈圈的緩衝圖示,活像在表演默劇。我氣得把手機扔在沙發上,結果彈起來砸到剛買的馬卡龍——粉色的糖殼碎在絨布上,像極了我追劇夢破滅的聲音。
後來在華人論壇潛水時發現,原來我們這群「海外遊子」個個都是偵探。有人發現凌晨三到五點連愛奇藝最流暢,有人研究出用新加坡節點看芒果TV畫質最好,更有人分享怎麼用親戚家的寬帶帳號偽裝成國內用戶。最誇張的是雪梨的王阿姨,為了追《甄嬛傳》重修版,愣是讓兒子把路由器改成了「穿牆模式」——雖然最後只是WiFi信號變強了,劇照樣卡。
上個月和東京留學的表弟聊天,他給我看了個更扎心的對比圖:左邊是他在日本打開騰訊視頻的加載界面,右邊是國內同學發來的4K超清畫面。「你看這個色差,」他指著《狂飆》裡張譯的臉,「我國外的版本像蒙了層灰,連高啟強皺眉時的眼角細紋都糊成馬賽克。」
其實破解地區限制這事兒,說難也不難。我現在終於能邊泡著英國紅茶邊流暢追《寧安如夢》,偶爾還會故意在朋友圈發截圖饞國內的朋友——誰讓他們老曬火鍋照片刺激我呢!你們呢?在海外追劇時最崩潰的瞬間是什麼?來評論區吐吐槽,說不定能找到同病相憐的劇友~

PC端:

移动端:
